新闻资讯 分类
baobao故事 | 九莲灯中的乡情(散文)播报文章发布日期:2024-09-02 浏览次数:

  我的家乡山西泽州县南村镇冶底村有一种别具魅力的民间歌舞——九莲灯。听村里的老人说,九莲灯起源于什么年代已无从查考,大约是从明代万历年间流传至今,现已成为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。每年元宵佳节,村集体都会举办社火活动,而九莲灯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道文化大餐。

  在我的记忆深处,儿时观赏九莲灯的那一幕始终熠熠生辉,如同镶嵌在心灵深处的一颗明珠。清寒的冬夜,月光如瀑布般倾泻,将大地勾勒涂抹成一幅静谧的画卷。我早早地紧随姥爷的步伐,来到了广场上,占据了最佳的观赏位置。

  不一会儿,广场上便人声鼎沸,人头攒动。村民如同潮水般涌来,将广场围得水泄不通,仿若形成了一堵密不透风的“人墙”。一些灵巧的孩童凭借着娇小的身材,如同穿针引线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,成功穿越“人墙”,来到了前排,而那些身材高大的成年人则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。他们或时不时踮起脚尖、翘首远望,或匆匆赶回家取来板凳,试图通过“物理增高”来寻找更好的视角。此时,广场上的嘈杂声此起彼伏,如同一首欢快的交响曲,村民们如同一只只欢快活泼的麻雀,叽叽喳喳地议论着,对九莲灯的表演充满了期待。

  随着一阵激昂的锣鼓点响起,九莲灯的表演正式拉开序幕。只见24个妇人,每人右手拿一架九莲灯,随着锣鼓点节奏的快慢,踏着步子上场了。每架九莲灯高达两米,灯形或是蝴蝶状,或为五角星,灯面由白色麻纸和粉、红、绿等各色的皱纹纸糊而成。灯面上贴有各种剪纸图案,如昂首怒放的莲花、翩翩起舞的蝴蝶、嬉戏游弋的小鱼、威风凛凛的公鸡等等,这些图案色彩鲜艳,形态各异,栩栩如生,让人不禁赞叹。灯架由木枝撑起,灯内放有蜡烛,每盏灯由铁器连接在灯架两侧,高低错落,对称排列,十分美观。

呵护婴儿屁屁 新晋品牌嗨淘邀您参加孕婴童行业盛典

  排列好队形后,表演者踩着锣鼓点节奏挪步,她们右手持灯,左手搭于背后,腰身轻轻弯曲,以金蛇蜕皮式的动作,在场地内呈“R”形路线行进。伴随着锣鼓音乐的高潮起伏,她们灵活变换队形,在每个乐章的终结时,她们便用九莲灯摆出一个大字图案。四段旋律交替演绎,她们依次摆出“天”“下”“太”“平”4个字。“天下太平”,便是乡民们最质朴美好的新年祈愿。我聚精会神地观察着每一位表演者,她们虽是普通的农家妇女,却展现出超越职业舞者的专注和热情。她们一个个目光如炬,紧紧锁定着手中的九莲灯,时刻保持手中的灯笔直移动,因为稍有倾斜,灯内燃烧的蜡烛便会将纸烧着。我原以为这并非难事,但当姥爷说这一架灯足有十几斤重时,我为之一颤。她们单手持灯摇晃,身体还要随时移动,摆弄字形,真是一项耗费心力与体力的巨大挑战,想到这,我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。

  不一会儿,表演者的额头上便渗出密密麻麻的汗珠,在这寒冷的正月天里,她们的身上冒着腾腾的热气,在灯火照映的上空飘荡。但从表演者的脸上丝毫看不到疲惫,笑容始终挂在她们的嘴角,流露出了发自内心的,由内至外的喜悦之情,可见她们为能够表演九莲灯而感到骄傲与自豪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场内不时响起阵阵掌声,一声声“真真架势(了不起)呀”的称赞声,不仅是村民对表演者技艺的认可,更是对她们美好精神的赞美。灯内的蜡烛也被这股热情点燃,火苗在空中上下窜飞、闪烁跳动,仿佛是在为这些坚强而美丽的女性加油鼓劲。

  在九莲灯表演的同时,周围还伴着舞狮、旱船等社火表演。舞狮的两个人配合默契,一个人舞狮头,一个人舞狮尾,随着锣鼓声的快慢,狮子忽而翘首仰视,忽而回头低顾,忽而摇头摆尾,忽而腾空跃起,忽而伏地而卧,憨厚可掬、活灵活现;跑旱船的随着乐曲迈着轻盈的步子,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,在夜幕笼罩与灯光闪现中,一只只旱船宛若真的飘荡在江面上……此刻,锣鼓声、欢笑声、喝彩声编织成了一曲饱含乡情乡韵的赞歌,在夜的上空盘旋回荡,经久不息。

  岁月如流,自我初次观赏九莲灯表演,已跨越了十几个春秋的门槛。我也远离了家乡,来到外地求学。时光流逝,变迁无常,但家乡九莲灯的魅力却如陈酒般愈久愈浓,历久弥新。近年来,家乡冶底村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,因地制宜,挖掘自身深厚文化底蕴,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。而九莲灯作为冶底村的文化遗产“门面担当”,当之无愧成为了迎接八方来客的重头戏。在表演者一舞一动,一颦一笑间,游客们体会到了家乡人民的热情好客,更感受到了冶底村悠久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。

  在我心中,九莲灯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,承载着家乡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情感体验。九莲灯,就像是一座横跨时间与空间的桥梁,连接着我与家乡的每一个角落。每一次观赏,都仿佛是一次灵魂的归途,让我能深入家乡的历史长河,沉浸在那份难以言喻的久违感动之中。

  责任编辑:谢宛霏

  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